2)第五十五章 大明的规矩_天下第一逆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君之事!阿鲁台为大明的和宁王,我提点和宁王竖起大明龙旗,有何过错!紫金城城,皇家重地,天子面前,无令何人安敢带刀觐见!大人此番不解,究竟是何意思?是觉得和宁王不是我大明皇帝陛下亲封的王爷?还是觉得,任谁都能带刀觐见,至我大明皇帝陛下于危险之中?”

  朱瞻基一字一句,直扎进礼部官员的心口。

  然而,朱瞻基话语不停:“大人,是要谋逆吗!”

  噗通一声。

  满朝堂的人,只见那礼部官员双腿一软,便重重的跪倒在地,霎时间满头大汗。

  一股子骚味传了出来。

  离得近的人,满脸嫌弃的向着边上靠了靠。

  朱棣更是明晃晃的露出不满。

  首辅大人察言观色,冷哼一声:“拖出去!”

  首辅大人一发话,殿内的两班力士立马过来,将那礼部官员叉了出去。

  少了碍眼的货色,朱棣的脸色缓和了一下,看向还站在殿门前的朱瞻基,立马不满的一瞪眼:“还在那傻站着?快点过来,让老子看看瘦没瘦!”

  殿上的御史们有心纠错,但看了看皇帝的脸色,纷纷都忍住了。不想因为搅了皇帝的好性情,最后他们倒了霉。

  朱瞻基快步上前,毕恭毕敬的行礼:“孙儿见过皇爷爷。父亲,孩儿回来了。”

  太子朱高炽依旧是稳如泰山,连眼都没睁开,稳稳的点点头。

  朱棣却已经是喜笑颜看:“看着没瘦就好!说说,中都这次怎么样?爷爷可都是听说了,你以身犯险引出那些个乱臣贼子。这等事情,往后不许做!”

  朱瞻基脸上有些尴尬,在这么多大臣面前,沐浴皇家亲情,显得有些不适。

  太子在一旁终于是开口,提醒道:“陛下,和宁王还在外面……”

  这是正经事情。

  朱棣也终于是稍稍收敛了一下,时隔多日看见自家宝贝孙子的喜悦,脸色一正,金口玉言:“让和宁王进来。”

  “宣和宁王入殿觐见!”

  太监,扯着尖锐的嗓子,高声呼喊着。

  生意一直传到了奉天殿外。

  殿内,群臣收拢,重新站好。

  阿鲁台大马金刀,跨过殿门走了进来。在他的身后,是两名锦衣卫押着一人。

  献俘,自然是要给皇帝陛下亲眼看看的。但那么些个俘虏,也不可能都带了过来,出个俘虏代表即可。

  阿鲁台走的是龙马精神,虎目直视。光是看着外边,便是一员勇猛大将。

  他到了近前,双手抱拳,面对皇帝弯腰行礼:“臣和宁王阿鲁台,押送俘虏,觐见皇帝陛下!”

  群臣喜悦。

  这是大明展示国朝威严的时候。

  也代表着他们这些大明臣子们,治国之能。

  皇帝依旧是面无表情,如同画像上的远古三皇五帝一般,帝王之色,庄重威严。

  “礼部!”

  大殿内,很是突兀的响起一道声音。

  众人寻声,这才发现竟然是皇太孙朱瞻基,这个时候又开口了。

  包括阿鲁台在内,所有人都心中一紧,不知道这位爷又要做什么了。

  朱瞻基看向礼部尚书:“吕大人,我大明臣子觐见陛下,何时不用行跪拜之礼了?”

  现任吏部尚书吕震多年为官,洪武十九年便入太学,后至北平按察司佥事。朱棣起兵靖难,他便立马投降,跟随如今的太子朱高炽驻守北平。永乐三年升为刑部尚书,六年该任礼部尚书。

  吕震为官无才能,但会看时事,更易记忆出名,其他臣子上朝都要事先准备好奏章,他却能将所有的事情都记在脑子里。

  大抵就是个记忆超群,但会阿谀奉承、胆小怕事的人物。

  此时朱瞻基发问,吕震立马回答:“太孙,朝廷礼仪,凡外臣觐见,需行跪拜大礼。”

  朱瞻基看了眼吕震,然后对阿鲁台说道:“和宁王,大明的规矩都听清了吗?”

  他没有喊阿鲁台的名字,却是喊得王爵称号,便是暗示对方,他是大明的臣子。

  既然是大明的臣子,那就要受大明的规矩。

  群臣自然也知道这个规矩,但大伙向来都没有真的将阿鲁台看做是他们的同僚。

  一介异族降将而已!

  众人目光转动,看向阿鲁台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