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三十六章 世界人民在等着王师_天下第一逆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”

  去琉球,却要设宴要求身为主人家的琉球王室。

  逻辑似乎有些问题。

  但在场的人却并不觉得有问题。

  大明的皇太孙,亲自到琉球宴请其王室,这是给了琉球王室天大的情面。

  旁边正对头顶烈日有些不满的朱高煦,哼哼了两声:“就连太祖高皇帝,当年也称琉球为一方蛮夷,何必浪费时间宴请这蛮夷王室,我等应当早早分兵南北,舰队主力南下清剿倭寇,陆战队北上进逼东瀛本岛!”

  众人稍稍愣了一下。

  其实当年,还是洪武年间的时候,太祖高皇帝刚刚打下江山没有多久,正是推陈出新之时。

  洪武五年,太祖高皇帝派遣使臣杨载,带着大明皇帝诏书出使琉球。

  诏书记录:朕为臣民推戴,即位皇帝,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,建元洪武。是用遣使外夷,播告朕意,使者所至,蛮夷酋长称臣入贡。惟尔琉球,在中国东南,远据海外,未及报知。兹特遣使往谕,尔其知之。

  其中,倒也确实用了蛮夷字眼。

  不过却并没有威胁恐吓的意思,盖是因为当时大明乃是以中原正统居之,对外方向来沿用蛮夷之类的词语。

  称中原四方为蛮夷、戎狄等,不过是正常的外交用词而已。

  当年这份诏书的意思很简单,不过是因为大明刚刚建立,朝廷安定了内部,便开始昭告外方属国知晓中原宗主之国换人了。

  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了,没有半分的故事性可言。

  当时的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首先领旨,然后就立马派遣弟弟泰期,随同上囯使臣杨载返回大明,封表称臣。

  后来倒是发生了件有意思的事情。

  随着中山王派人入大明朝廷称臣,山南王承察度和山北王怕尼芝,相机派遣臣属到大明进贡称臣。

  自此一段时间里,琉球三王分立,相互征战。

  事情闹大了,太祖高皇帝也知道了。

  很生气。

  又派了人来琉球。

  太祖高皇帝先说:“使者自海中归,言琉球三王互争,废弃农业,伤残人命。朕闻之不堪悯怜。”

  这是说,我已经听说了你们干的好事,不老老实实种田,天天相互杀人,老子很不高兴!

  然后太祖高皇帝又说:“望能体朕意,息兵养民,以绵国祚。”

  就是让琉球三王赶紧都停下来,好好对待百姓。这样,老子保你们一方太平,不然……

  哼哼……

  太祖高皇帝在诏书中大抵是不会直接说,要是琉球再不听话,会怎样怎样做。

  不过随着太祖高皇帝的诏书送到琉球,三王当场就鸣金收兵,就此专心国事。

  朱瞻基没有回答老二叔的问题,而是看向一旁的于谦:“这一次,我大明的界碑带足了吗?”

  被问及的于谦立马点点头,肯定道:“足足带了三条大船的界碑!”

  朱瞻基很是满意。

  从大明开采的石材,被雕刻成大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