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九十五章 弹劾太子党_天下第一逆贼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了一遍,目视眼前的数十个孩子,目光如炬,灌输着自己希望的结果:“边疆界线,非是底线。国朝之稳定,则边疆藩属必势弱。强则生斗,则民不安。以边疆界线为底线,控弦千里之地,以军备制造缓冲之地,则民安。”

  朱瞻基的言论,很激进。

  同样,在如今看来,是不可取的。

  若是按照这样的道理,将如今大明的边境,向外扩张千里……

  不!

  哪怕是数百里,若要耗费的人力、物力,都将是海量的。

  台下的孩子们,似懂非懂的点着头。

  至少,他们知道了,要御敌于外的道理,这节课便算是成功的。

  只听朱瞻基接着说:“有个问题,你们认为,如今之大明大不大?物产丰不丰富?”

  孩子们的心是很小的。

  几乎,过半数的人,立即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,言称大明很大,物产丰富。

  因为在他们看来,这么多年连应天都没有走完,足以说明大明之大。他们学习于此,却能得到数不尽的东西享用,自然是物产丰富的。

  就连最后的孔彦缙,也几乎是要点头表示同意。

  这是属于儒家的传统观念。

  正是因为有了中原之地大物博,才有了无数的鼎盛王朝出现。

  但是最近养成的习惯,让孔彦缙忍住了表态,静静的看着讲台上,并不比自己大多少的皇太孙。

  只见朱瞻基摇摇头,笑着道:“要我说,大明并不大!甚至很小!”

  台下,随即响起一片吃惊声。

  孩子们都很配合。

  纷纷露出好奇的目光,想要知道,这个不大,到底是因为什么。

  “大明的百姓,缺不缺粮食?我想是缺的!”

  “大明缺不缺黄铜?自然也是缺的!”

  “大明缺不缺金银?更加的缺!”

  “若真是人人有肉吃,人人穿绫罗,那个时候才可以说,大明已经足够大了。”

  “但是现在,大明一点也不大!”

  孩子们,露出了一些明悟。

  孔彦缙心生警惕,他觉得等下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。

  果然。

  只见朱瞻基一拍讲台。

  面向众人,沉声道:“三宝太监数下西洋,远行万里海疆,所见识到的土地,加起来有好几十个大明那么大。

  “那里,物产更加的丰富,那里的土地更加肥沃。

  “但是那里的人们,却不懂的如何劳作,不懂的如何耕种,不懂的如何开采挖矿,不懂的如何生产。

  你们说,大明这个时候应该做什么?”

  一个问题被抛出,朱瞻基端起了讲台上的茶杯,嘬了一口茶水润嘴。

  他的目光,则是似有似无的看向课堂上,堆放扫帚的位置。

  孩子们的心思是纯洁的。

  太孙的问题,他们也都听懂了。

  就是现在,在大明的外面,有比大明还要大几十倍的土地,也生活着很多的人。

  但是他们什么都不懂,都是笨蛋,不会过好日子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