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749章 动迁户_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能达到出栏的斤数,现在看来,三号和五号饲料的猪到过年时达到二百五十多斤不成问题,其余的也就二百多斤吧。”

  二百斤的猪肉比较嫩,吃着不香,大多数人并不喜欢。

  但也有人喜欢吃这样的猪肉,这也算是达到出栏的斤数了。

  万峰对他们这种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前些的做法持赞赏态度。

  “通过实验,我们明年准备重点推出三号和五号饲料,四五个月猪就可以达到出栏的水平,应该会有市场。”

  “是肯定有市场,你们干吧,说不定干两年你们就专门做饲料连猪都不用养了。”

  这两年猪肉价格蹭蹭的上涨,养猪业马上就会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。

  但靠以前那种土法养猪,猪是不可能在四五个月就出栏的,要想猪快速出栏快速周转,喂饲料是最好的选择。

  在北方刘胜光和柳久算是先走一步的人了,只要能好好经营是会做起来的,至于能发展到什么规模这个就的看各人的命运了。

  看完了这些小猪万峰又去看看那些已经养了超过半年的大猪。

  这些大猪普遍都在二百三四十斤左右,到年底估计能达到二百七八十斤,大的可能会过三百斤。

  “你们这些猪现在有来预定的吗?”

  “有哇!都不够订!东山的链条厂订了五头,南大湾车圈厂订了五头,车轴厂订了六头,你叔叔的厂子还订了四头,说是元旦他们企业要会餐,现在几乎都订出去了,没了。”

  这些吃货,竟然没给他留点。

  厂子小就是好,万水明的小厂,百多号人,会一次餐四头猪就差不多了。

  而他的南湾集团现在要是会餐,四十头猪也不够呀。

  参观完了猪场,万峰还要启程去黑礁,就和柳久和刘胜光告别。

  车到黑礁乡时已经是九点多钟了,万峰先到乡政府去找张文才。

  张文才是乡长同时兼任开发区一把手,万峰要了解开发区的事情当然找他了。

  不巧的是张文才不在乡政府,有人告诉万峰张文才去吴圈开发区了。

  吴圈开发区离黑礁乡政府所在地沙那头也不算远,十几里地的路程,十多分钟车就到了吴圈。

  张文才年前的任务就是让处于动迁区域的人知道动迁的政策,做好动迁的准备。

  政府在相邻的玉山村,鱼屯村给这些动迁户安排统一的住处,同时补偿土地和房屋的损失。

  房屋是按照估价,通常都能高出当时的房屋造价很多,土地一亩给多少钱作为补偿。

  他们中有人将来如果想在开发区的企业里工作还会优先照顾。

  九零年的人思想还是比较单纯的,国家给地皮给补偿跳出来阻碍动迁的人倒是没有。

  张文才的工作相对来说还是挺顺利的,他现在的工作就是给这些动迁户在政府划定的动迁区域落实宅基地。

  宅基地落实完毕后,这些动迁户在上冻前会把地基打好,明年春天开始建房。

  万峰找到他的时候,张文才正背着手在玉山村的一块土地上指手画脚。

  这里就是这些动迁户的一个落脚点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