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580章 光点计划_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线科研岗位的院士所负责的科研项目各不相同。

  出于保密,沈奇并不清楚其他院士负责项目的具体细节,其他院士同样如此。

  韩院士是工程院的院士,沈奇跟他之间的交情普普通通。

  没见到这份PPT之前,沈奇略有耳闻韩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的“光点计划”,但他并不知道“光点计划”具体的研发进度、试验情况。

  此刻,“光点计划”的阶段性报告PPT呈现在沈奇眼前。

  沈奇不是“光点计划”项目组的人,他觉得马司长这么做,是不是有点不合适?

  马司长苦笑道:“没错,‘光点计划’是我们能源署主管的重要项目,韩院士是这项计划的首席科学家。但是韩院士年事已高,他最近身体很差,住院了……沈院士你先全文看完这份阶段性报告吧。”

  “光点计划”是一项工程量浩大的世纪工程,中国科学家二十年前就开始论证可行性,如今进入了试验阶段。

 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,新能源的应用不能再停留在小规模小范围的阶段。

  对于渺小的人类而言,在可预见的未来几百年、几千年之内,有一种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,还特别环保。

  那就是太阳能。

  太阳能发电,确切的说应该是光伏发电,是各国科学家都很关注的科研领域。

  有些国家,包括中国在内,已经建立起了光伏发电站。

  光伏发电站利用定日镜和耐高温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,但是在地面竖立起大量的巨型定日聚光镜的成本非常高。

  成本高是一方面,最关键的是,地面光伏发电站受光强瓶颈的限制,而且还受昼夜限制。

  于是一个伟大的构想诞生了---“光点计划”。

  “光点计划”的核心技术构想是:将一百二十颗小型卫星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,它们组成的流体平面构成了同步轨道反射镜。各个卫星控制的流体平面在同步轨道上连成一个可弯曲的弧面,将太阳光反射到地面聚焦。

  这项工程量浩大的世纪工程的成本,肯定要比采用定日镜的地面光伏电站高出许多许多。

  但是“光点计划”通过反射卫星聚焦的光强是自然光平均光强的四百倍,而且不受昼夜限制。

  “光点计划”配套的地面发电站容量预估超过五千万千瓦,而长江三峡发电站的容量不足两千万千瓦。

  五千万千瓦级别的“光点计划”太阳能发电站是发电界的巨无霸,相当于全球最大水电站装机容量的两倍多。

  所以国家批准了“光点计划”,中国科学家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做论证、做可研、建立技术理论基础,目前“光点计划”终于进入到实质性试验阶段。

  然而,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的“光点计划”在试验阶段遭遇了一个技术难题。

  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,一百二十颗反射卫星是不可能上天的,上天了也没用。

  带着这个问题,马司长找到了沈奇。

  马司长站了起来,以最诚恳的态度说到:“沈院士你也知道,‘光点计划’关乎着国家的利益、人民的福祉,可谓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。我们二十年来的心血绝不能白费,整整一代科学家的青春啊……所以,还请沈院士帮助我们解决这个技术难题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