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47章 标新立异_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他便微笑着说道:“这个方法好啊!望远镜,朕有了!至于人手,都可以用现成驿站的人手,至于选址,这个要花些时间,要让下面的人去核实。”

  说到这里,他提高了点声音,当即拍板道:“朕决定了,这个事情也要做起来。”

  不管做任何事情,那都是要钱的。但是,如今的崇祯皇帝,那是有底气的,花这个钱,他不心疼。

  刘伟超见他决定了,便给他说道:“那行,我回头把这个方法的资料给你,你去用吧!”

  他所说这个通讯方式,在原本的历史上,叫做沙普信号塔,是法国大革命期间,也就是十八世纪由克洛德·沙普提出的信号塔。

  这种信号塔,是一种在横梁两端安装两个巨大悬臂的装置,分别由缆索操纵,悬臂可以形成七个角度,相邻之间相差四十五度,横梁本身也可以旋转,不过沙普限定横梁2个角度,每个悬臂7个角度,所以这种信号塔单次总共可以传输98种可能性。

  在鼎盛时候,这种沙普信号塔遍布法国,从法国东部的土伦传到巴黎,横跨七百多公里,用时可能只需十到二十分钟。

  当然,缺点也很明显,刘伟超和崇祯皇帝说话中都已经有所提及。

  毕竟大明朝远比法国要大,很有可能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,就会造成这种通讯的中断。

  但是,在电报发明之前,这种沙普信号塔也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。这不,崇祯皇帝就图这个通讯方式够快,就也想建立一套。

  崇祯皇帝在挂断了视频通讯之后,想了下,并没有马上传旨锦衣卫指挥使,而是又拿起手机,语音刘伟超,让他把这段期间有关倭国的情况,整理一份资料给他。

  没过多久,他就收到了刘伟超传给他的资料。有倭国的,也有沙普信号塔的。

  而对于这个沙普信号塔,刘伟超也有建议,原本适合法文的这个,是不适合大明朝的。索性就采用数字编码的这种。

  他给崇祯皇帝的提议是,把大明的汉字总结一遍,不重复地记录到一张很大的纸上。根据后世的资料,一千个常用汉字,就能覆盖百分之九十的书写。

  也就是说,一千个汉字,写到一张纸,如果写不下,那写两张纸也可以。但是,刘伟超估计,只要崇祯皇帝愿意,也能让人造出一张大纸,写上足够小的字,只是用一张纸,就写完一千汉字是没问题的。

  然后,就简单了,只要数字组合横坐标和纵坐标,就能定位一个汉字。基本上能做到,两位数的横坐标和两位数的纵坐标,就能表达一个汉字的意思。

  而古代的文人,那是讲究言简意赅,说话简短,类似发电报,就能快速传递一份信息了。

  而这个沙普信号塔也不用照抄,因为不需要那么多的组合,就可以尽量简单一点,只需要有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