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86章 值了值了_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王承恩一听,便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。

  崇祯皇帝笑了一会之后,便又低头看向放在御案上的那份清单。那眼睛中散发地光芒,真得和色鬼看到美女没什么两样!

  只听他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,似乎是自言自语,又似乎是对王承恩说道:“有了孔家的粮食,都不用江南采购衙门去筹粮了。今年重建东江镇的粮草,算是足够了。刚好在鲁地,真得是方便!”

  王承恩看着崇祯皇帝没有注视他,便陪着笑,也不说话。

  而崇祯皇帝也没管他,继续看着清单在说道:“有了这些财物,朕的蒸汽战船也能加快速度改造起来了,呵呵,郑芝龙就算再厉害,在朕的这些战船面前,也得给朕趴着。不管海上还是陆地,都是朕为王!”

  王承恩能听出来,敢情万岁爷这还是比较介意郑芝龙是海盗王这个事情啊!

  他正想着,就听到崇祯皇帝接着说道:“以后朕也要发令旗,朕有这个底气发令旗,呵呵,海上的税也收了,朕就不怕没钱了!”

  “……”王承恩听得无语,原来不是介意海盗王的事,而是还介意郑芝龙一年收那么多令旗的钱!

  想到这里,他也不由得感慨:看看,一个钱字,把大明皇帝都为难成这样了,念念叨叨的,就是钱了!

  正在这时,却见崇祯皇帝又抬起头来了,看着王承恩说道:“这些钱,朕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还回去的,等他们到京师之后,记得朕说得话,配合好了!”

  听到这话,王承恩连忙收了笑容,赶紧回奏道:“万岁爷放心,奴婢记在心里的呢!就是忘记了吃饭,也不敢忘记万岁爷交代的事情!”

  崇祯皇帝听了,当即笑着用手点了下他,心情很是舒畅。

  这会儿的时候,已经有御史言官开始上奏本,东拉西扯地开始说那些读书人闹事的事情。当然,他们不敢一开始就说孔胤植染指皇权的事情,只是提出,这些文人竟然敢闹贡院,阻碍会试的进行,希望崇祯皇帝下旨三司会审。

  按照《大明律》规定,杖六十以下各县自断,杖八十以下各州自断,杖一百以下各府自断,只有处以徒刑、流放以上的才需要上奏朝廷。

  当然,这些都是指普通的案件。

  如果是大案要案的话,为了能够让大案要案尽快审理完毕,减少一审、二审以及监察过程中的耗时,也为了体现兼听则明的办案原则,就有了三司会审,也称之为三堂会审。

  而所谓的大案要案,一般是指大奸大佞案,或者是造成重大影响的案件。

  比如说,大太监刘瑾、魏忠贤和奸臣严嵩等等,类似这种的,都是三堂会审的。

  还有一种没有像魏忠贤这样有过庞大势力,但是案情复杂,造成的影响大,为了快速公平的结案,也会三堂会审。

  一个例子,就是正德年间都察院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