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994章 陛下,降了大明吧_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温体仁等人心中虽然十分不满,却无人敢提出质疑。

  接着崇祯跟阁臣们又商议了一些紧要政务。

  就在快要结束的时候,崇祯随口问了句:“可有西南那边的奏折?”

  “有。”

  薛国观疑惑地看了崇祯一眼,却还是如实奏报。

  他是主管西南事务的辅臣,前几天才将有关的奏折送呈御览。

  皇帝怎么这时候又问了起来?

  “贵州巡抚朱燮元奏报,安邦彦、奢崇明败死后,叛军主力基本消灭。”

  “然而在三个月前,云南阿迷州土官普名声作乱,震动远近,云南将官无法抵御,朱燮元奏请朝廷,亲自领兵自贵州出击平叛。”

  崇祯龙颜大怒,猛地一拍御案:“鬼方蛮族,屡生叛乱,危害西南,真当是山高皇帝远,朝廷就奈何不得他们了吗?”

  “陛下息怒,区区一州土官叛乱,成不了大气候,只需让朱燮元派兵,很快就能平定。”

  温体仁劝谏道,心中又是困惑不已。

  崇祯摆摆手。

  “北方草原已经平定,辽东也暂时没有战事,朕欲集中兵力,彻底解决西南叛乱。”

  “立即自大同、宁夏、固原、甘肃四镇,调集精锐兵马,兵仗局、军器局准备军械,命湖广、浙直准备粮草。”

  内阁大臣们全都惊呆了。

  刚刚才对草原用兵,这又要对西南用兵了?

  西南的叛乱,不过是癣疥之疾,用得着这样大动干戈?

  该不会是连番大胜,陛下开始飘了,变得穷兵黩武了?

  温体仁等人还要劝谏。

  崇祯果断地挥挥手:“朕意已决,不必再劝,内阁尽快拿出个章程出来。”

  阁臣们领命而去。

  ……

  朝廷与建奴开始和谈的消息,迅速在朝野间传开。

  文官们自然是大喜过望,武将们却是深感不平。

  数日后。

  祖大寿、曹文诏、杨国柱等将领联名上书,向朝廷请战。

  崇祯皇帝大怒,下旨予以申饬。

  并对上书的将领,给于贬官一秩、察看留用的惩处。

  文官们无不弹冠相庆。

  看到没有,陛下的心里面,还是文官的分量最重。

  与建奴和谈的事情,吸引了朝野的注意力,对西南用兵之事,反倒没有人去关注。

  那地方距离京城太远了,穷乡僻壤的,谁有心思去关注那个?

  ……

  大玉儿返回辽东,同时也带回了和谈开启的消息,以及大明朝廷的动向。

  还有杨嗣昌给皇太极的一封密信。

  皇太极听了这些消息,又看了杨嗣昌的信,长长地松了一口气。

  大清国终于有了喘息之机。

  杨嗣昌的妙计,也彻底解了后顾之忧,不愧是大清国的卧龙。

  皇太极当即下令,将八旗中的老弱病残,转移到朝鲜就食。

  同时传旨多尔衮,派兵三千进入?国,帮助丰臣国松开疆扩土。

  大玉儿犹豫良久,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进谏:“陛下,真的还要继续与明国争斗下去吗?”

  皇太极诧异地看了她一眼,“怎么,你认为大清国应该引颈受戮?”

  大玉儿将在大明的所见所闻,向皇太极娓娓道来。

  言毕,大玉儿跪下说道:“陛下,妾身斗胆相劝,还是真心降了大明吧!”

  皇太极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。

  被云逍子占了身子,连心也都变了?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