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13章 成也关锦,败也关锦_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亲手斩杀数十人,身中四矢三刃,壮烈殉国!

  “这个世界有我,大明的悲剧,绝不会重演!”

  云逍闭上眼睛,心中一片决然。

  屋内沉默了许久。

  孙承宗一声颓然长叹:“如此说来,一切罪责,尽皆在老夫。”

  云逍摇了摇头,“建奴绕过关宁锦防线,入侵关内,虽然与关宁锦防线有关,却并不是你的过错。”

  孙承宗一愣。

  刚才不是还说,自己是大明第一罪人吗?

  现在怎么又反过来了?

  “你的复辽方略,单从战略而言,是没有问题的。”

  “你却忘记了一件事,银子!”

  “关宁锦防线,实在是太烧钱了,直接就是一个吞金怪兽。”

  “大明,终将会被活活拖垮!”

  云逍道出了症结所在。

  天启元年,孙承宗上任。

  用了4年时间,修城建堡,练兵11万。

  大明常年在防线上部署十几万重兵。

  开销又是何等的惊人?

  陈兵十几万在边境数年,却不向敌人进攻,从古至今都没有这样的例子。

  打仗打得就是后勤,就是银子。

  在辽东的屯田,根本养不起一支十几万人的大军。

  并且还有那么多的百姓也要吃饭。

  因此辽东的粮食,以及各种军资,都靠关内输送。

  南方的粮食,通过漕运到京城,再转运到辽东各地。

  最终一路损耗下来,十成只剩下一成。

  别说穷的叮当响的大明。

  就是盛世大唐,迟早也会被拖垮。

  孙承宗经略辽东时期,每年耗费白银300万两。

  随着关锦防线继续向建奴腹地延伸。

  触角越长,补给成本就越高,且风险越大。

  防线延伸的成本,会随着长度的加大而成倍增加。

  到了袁崇焕接手辽东,每年要花费400万两。

  而大明一年的赋税,还不到300万。

  没银子,就向百姓加派三饷。

  再加上瘟疫、天灾。

  百姓没有了活路,只能起来造反。

  辽东每动用重金修建一座新城。

  关内的百姓就被逼反一批。

  朝廷又只能花大笔的银子,去镇压民乱。

  建奴又不时地入关,在大明的要害狠狠地捅上几刀。

  就这样,大明被拖入国家破产的深渊。

  到最后,不等把建奴堵死在辽东,大明反倒是活活的穷死。

  因此。

  成也关锦,败也关锦!

  这次虽说查抄了晋商,获得了四千万两银子。

  可也不够去填辽东这个无底洞啊!

  孙承宗细细思索,终于想透彻了,顿时面如死灰。

  卢象升道:“以云真人的意思,是放弃辽东?”

  “朝廷在辽东,投入了大量的钱粮。”

  “并且辽东还有三百万汉人,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?”

  “别说大臣不同意,就是皇帝想这么做,也不敢啊!”

  云逍否决了卢象升的提议。

  “继续往辽东投入钱粮、兵力,会拖垮大明,可撤又撤不得,这该如何是好?”

  孙承宗满脸苦意。

  卢象升看到云逍风轻云淡的样子,顿时心中一动。

  他笑着对孙承宗说道:“云真人肯定有复辽妙计,孙阁老又何必担心?”

  孙承宗一拍额头,笑道:“老夫这也是急糊涂了,怎么把云真人给忘了?”

  云逍说道:“办法倒是有,要做起来却是很难。”

  孙承宗精神一身,“云真人请讲!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