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723 结束的开始_远征欧洲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备的火炮也是同样的150毫米,那就表示岸防炮台的150毫米火炮对这些驱逐舰是拥有一定攻击能力的。

  有一个因素必须要重视,就是这些客观条件存在的年代。

  帕斯远征军的这些驱逐舰,即使是最年轻的“黑天鹅号”,也有超过10年的舰龄,所以在当初考虑装甲防护时,这些驱逐舰参照的是十年前的火炮威力,相对于目前的火炮来说,这个防护程度就大大滞后了。

  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最大动力,世界大战期间,几乎是每天都有新技术、新工艺出现,世界大战开始时装备的武器和开始一年后装备的武器已经截然不同,至于世界大战前和世界大战后,那压根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,武器之间的差距甚至能用“代差”来形容,所以这些驱逐舰上虽然使用的也是150毫米口径火炮,但无论是在射程上还是在威力上,都和岸防炮台上的150毫米口径火炮有着巨大差距。

  这种差距在战斗开始不久就已经显现出来。

  其实在经过前两轮的试射之后,岸防炮台上的火炮群在第三轮齐射的时候就对“波丁顿号”形成了跨射,这充分显示了统一指挥的威力,也令高傲自大的英国海军官兵们顿时紧张起来。

  炮战进行到第45分钟,二号炮台发射的一枚炮弹在“波丁顿号”号附近形成了近失弹,“波丁顿号”的推进装置受到影响,速度顿时从25节下降到不到15节。

  这简直是个最好的靶子,就像是黑夜里熊熊燃烧的火炬一样醒目。

  段成业马上指挥炮台集中攻击“波丁顿号”,虽然“波丁顿号”的舰长用尽了浑身解数,终于在第55分钟,三号炮台内的侯兴安炮组发射的一发炮弹命中了“波丁顿号”的烟囱,倒塌下来的烟囱重重的砸在舰桥上,造成舰桥内包括“波丁顿号”舰长在内的12人死亡,这一变故使得“波丁顿号”失去了指挥中枢,就像是鲜嫩可口的小羊羔行走在危机四伏的荒野中,顿时招致更多不怀好意的目光。

  光学测距仪出现之后,海战有了根本性颠覆,以前的测距,靠的是炮手们的丰富经验,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准确数据,没有更多的捷径可走,只能靠经验的积累和岁月的沉淀。

  有了光学测距仪,哪怕是一个刚接触炮兵没多久的新丁,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准确数据,这大大提高了炮组的效率,特别是对付那些失去动力的目标,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。

  炮弹从出膛到击中目标是需要时间的,总体来说,在一万米的距离上,炮弹如果想要击中目标大概需要三四十秒。在这三四十秒时间内,如果目标是以25节的速度移动,那么在这三四十秒时间内,目标能跑出500米左右的距离,所以在海战中经常会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